众望所归,国足新帅取消中方教练组,国足终于走上了正确道路
中国足球的未来,系于改革的决心
中国足球多年来积重难返,其症结并非单一,而是系统性的。多年来,国家队中方教练组的存在,与其说是助力,不如说是掣肘。他们未能取得显著成效,反而在选材、战术制定等方面,与外籍主教练产生摩擦,甚至互相掣肘,阻碍了球队发展。 久尔杰维奇此次东亚杯不带中方教练组的举动,虽有争议,却也为中国足球改革提供了契机,堪称“大快人心”。这标志着中国足球或许终于摆脱了这种互相制约、互相掣肘的怪圈。 此前的“天才”之举——聘请外教的同时设立中方教练组——实则荒谬,18强赛中方教练组的乏力表现更是证明了这一点。 郑智等老将在国家队辅佐外教多年,功勋卓著,但时代在变,足球也需与时俱进。与其在国家队担任辅助角色,不如效仿孙继海扎根青训,或如邓卓翔般在联赛中磨练,为中国足球的未来培养人才。
取消中方教练组,只是第一步。更重要的,是彻底改革球员选拔机制和奖惩制度。久尔杰维奇在东亚杯启用老球员,固然有其稳妥的考量,但中国足球的未来,不能依赖于这些早已过了巅峰期的老将。伊万等老球员的水平已摆在眼前,继续依赖他们,无异于饮鸩止渴。
越南足球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。他们从16岁开始组建国家队,通过长期培养和高水平的国际比赛历练,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。中国足球也应该效仿,大胆启用年轻球员,以23岁左右的球员为主体,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,在高水平的比赛中历练成长。四年后世界杯预选赛,这些球员也才27岁,正是当打之年。 盲目依赖老将,只顾眼前,而不着眼长远,这正是中国足球长期以来最大的问题。
中国足球的困境,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足协自身。他们未能有效地规划和实施改革,反而常常成为改革的阻碍。 因此,除了球员和教练的调整,中国足协自身的改革也至关重要。唯有彻底抛弃陈旧的观念和模式,大胆启用新人,并建立完善的青训体系和奖惩制度,中国足球才有可能真正迎来光明未来。 这需要中国足协的勇气、魄力,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。 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打破困局,让中国足球在亚洲足坛重新崛起。
"